華語電影最高榮譽金馬獎,今年是第57屆,如果把5和7當成金馬的魔術數字或是趣味密碼,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奇妙紀錄?
金馬獎最強影后張曼玉與「5」
金馬獎史上獲得最多次影后大獎的演員,就屬港星張曼玉,她曾經憑「三個女人的故事」、「阮玲玉」、「甜蜜蜜」和「花樣年華」4度榮登最佳女主角,可是她又以陪襯林青霞的「滾滾紅塵」獲得過一次最佳女配角,個人總共擁有5座金馬獎。
有趣的是,張曼玉雖然並非入圍過最多次金馬影后的女星,卻也有高達5度的提名紀錄,除了4次順獲獎外,唯一一回入圍金馬影后卻落空,就是「新龍門客棧」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風騷老闆娘。金馬獎的「5」,最佳代表人非張曼玉莫屬。
金馬最強影帝梁朝偉與「7」
提到金馬獎上的「7」,就不能忘了從在港劇時就曾和張曼玉配成螢幕情侶、一路合作到大銀幕的梁朝偉,他曾以「重慶森林」、「無間道」、「色,戒」勝出,是目前唯一的3屆金馬影帝。而他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次數,也是男星中之冠,剛剛好就是7次,其他還包括「每天愛你8小時」、「花樣年華」、「2046」與「一代宗師」。
本屆金馬獎的「5」
曾有機會金馬獎主、配角都拿下的演員不只張曼玉,今年也有曾獲男配角的林柏宏、劉冠廷,分別要以「怪胎」和「消失的情人節」競逐影帝。無獨有偶,都曾獲女配角獎的白靈、謝欣穎,則各自憑「墮胎師」、「怪胎」提名影后。這樣也只有4位,第5位是反其倒而行的謝盈萱,曾以「誰先愛上他的」登上金馬影后,今年因「孤味」角逐最佳女配角,倘若順利獲獎,也會成為主配角表現都受金馬評審青睞的超級寵兒。
本屆金馬獎的「7」
今年度的準影帝影后,共有林柏宏、劉冠廷、莫子儀、陳淑芳、桂綸鎂、謝欣穎、李霈瑜等7位台灣代表,和分別來自的其他華人區的林家棟、李國煌、白靈一較高下,誰才能把獎留在台灣?相信是影迷們最期待的答案。
★更多新聞報導
▪ 獨/昔日肌肉猛男欠債百萬暴瘦 男星現在是乾扁紙片人
▪ 「鬼滅」盜錄被電影公司提告 女網友出面喊冤遭盜圖
▪ 獨/金馬影后嘆得獎世界變了樣 謝盈萱淚訴730天的巨變
▪ 金馬57密碼/她5座金馬入手最威風
(優活健康網編輯部/綜合整理)大前提是根本不可能拿別人和自己比較,原因在於你只能以對方少量的資訊來判斷,所以造成高估或貶低對方的可能性很大。我舉自身為例,很慶幸有人對我說「你好有才華,就算罹患憂鬱症也能以個人身分這麼活躍」,不過那是因為對方只看見「現在的我」才會這麼說。
身為部落客,單就「文章」來看,我不能說特別有才華,在學生時代國語成績只拿「二或三」,不算拿手。被問到「當作家的心情如何」時,我就像彆扭的學生般想老實說「哎呀,雖然自己很懶,但因為截稿日快到不寫不行,老覺得很焦急」。
先不提這個。我在網路上心理健康類的部落客中,算小有名氣,自己分析原因有以下四點:
1症狀比較早穩定。
2剛開始經營的時候,沒有競爭對手。
3有知名部落客誇我有趣,於是聲名遠播。
4長期持續經營。
1∼3說穿了是運氣好,可是要能把握那份運氣,我認為實際上應該靠的是4。我知道有幾個和我同時期開始做部落格的心理健康系部落客,現在幾乎都已經銷聲匿跡了。
這個情形不限於心理健康類,懷著「部落格好像能賺錢」這種投機的想法而開始經營的人,在幾個月內就會敗退。我因為喜歡發文,所以在不賺錢的時期也得以繼續堅持下來。
一般人不知道這樣的背景,只著眼於(看似)比自己優秀的部分,每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,然而時勢所趨或恰巧運氣好之類的事,則是說來就來。相反地,我也知道有些人付出比別人數十倍、數百倍的努力,結果卻不如預期。坊間有許多關於「商場上的成功祕訣」的書籍,可惜幾乎都只是曇花一現,這是因為那位作者,正巧在那個時代,加上「碰巧」順利,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。恐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子,沒錯是碰巧,就是碰巧。
不過有一點不能忘記,那就是不能因為碰巧就隨便應付了事,仍要重複進行假設與驗證,並比別人採取更多的行動,就像是「百發總有一中」的策略。
總而言之,我們和別人比較時,幾乎都看不見重點部分。能比較的本來就只有可以用數值測量的部分, 像是「 誰的身高比較高?」「 誰的體重比較重?」。
比較「誰的水準比較高?」如同問「哪個男人比較溫柔?」一樣,答案誰也說不準。
不斷和別人比較,會無法認同自己
舉例來說,假設你是業務員,上個月營業額四十五萬日圓,這是相當不錯的成果,著實有進步。午休時間在吃午飯的時候,你聽到有人說「A那個傢夥上個月好像賣了五十萬日圓哦,真厲害∼」。
你覺得不甘心,決心要超過A,而將這個月有目標設定在六十萬日圓。乍看之下,這彷彿是個正向積極的動機,可在我看來,這動機很不健康。首先,自己明明已經業蹟不錯,卻因為發現對手而燃起鬥志,就忘了自己進步的成果。人有受讚美的需求,一旦未獲誇讚就會若有所失。大家同樣都希望有人稱讚自己,卻誰也沒想要稱讚自己,因此請不吝誇讚自己。
對自己過度施壓,會造成「輸掉就完了」的局面。
可能有人個性適合讓壓力成為助力的方式,不過我認為這種思維方式對曾有心理疾病的人過於苛刻。現在我在家裡工作,感覺「今天工作表現很好」都不是處於焦躁的時候,而是在放鬆的狀態下。
為了保持放鬆的狀態,我一向不與別人比較。你有你的價值,我有我的價值。
(本文摘自/我們都有小憂鬱:運用療鬱象限圖的33種情緒解方,化解莫名的疲憊和心情鬱悶/時報出版)